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雨秋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诗歌研究》2024年第2期103-116,共14页
摘 要:顺治十七年,大儒黄宗羲进行了为期约三个月的匡庐之游,写下了《匡庐游录》和《匡庐行脚诗》。这次出游发生在抗清事业和他个人命运的双重转折点上,他借庐山的山水名胜涤汰了胸中的不平之气,《匡庐行脚诗》记录了他复杂的心路历程,影响了他后期的诗歌创作以及诗学理论。此次匡庐之行不仅促成了黄宗羲从儒侠到儒隐的身份转变,还推动了其诗风的转变,自此,他的诗风从苍凉悲壮变为瘦硬冷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