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的媒介异化——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方圆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2]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劳动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289-301,共13页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1GXSZ066YBM)

摘  要:智媒时代的媒介异化是指当媒介技术进入智能化时代,媒介生产活动与所产生的对象物同人本身相脱离而成为人的异在,且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象。媒介异化的四重规定表现在:人与媒介产品的异化呈现出话语表达失真、传播范式暴力、意义价值偏差的特点;人与媒介生产活动的异化凸显了媒介创作过程的泛商品化、媒介传播过程的冲突性以及媒介消费过程的狩猎性;媒介与人类本质的异化推动了个体边界的消解、数字偏见的扩张以及“精神无产者”的诞生;媒介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异化制造了阶级生态的异象、被制造的群体非理性与主体性的瓦解。媒介异化的“共生存在论”意指异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嵌入其中,它无法被彻底克服或消解,而是与“去异化”同步进行。智媒时代的媒介异化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反思性价值并指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复归。

关 键 词:智媒时代 媒介异化 异化劳动 去异化 共生存在论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C97[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