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旭东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出 处:《劳动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257-268,共12页
摘 要: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劳动形态,经历了知识劳动、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劳动、文化劳动与生产劳动的概念演化,但无论是聚焦于劳动对象还是劳动过程去理解数字劳动,都无法把握到生产性这一本质规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产业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数字资本主义阶段,如何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去拓展数字劳动的概念边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数字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与劳动力商品相交换的中介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据成为理解并计算数字劳动的新的抽象形式。在数字媒介和平台架构下,用户的活动与情感被再现为数据,同货币一起成为价值增值过程发生的前提条件,这正是理解数字劳动生产性的关键之处。只有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才能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理解数字劳动的概念拓展。
分 类 号:F014.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49F091.9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