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信用风险管理学院 [2]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私法研究》2022年第1期93-113,共21页Private Law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立法研究”(20ZDA05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与信用建设司立项课题“信用立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文义解释:两个信用评价条款的语义重叠性三、体系解释:两个信用评价条款的功能互补性四、目的解释:两个信用评价条款的价值相容性五、结语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民事主体的信用利益保护。在2002年《民法典(草案)》中,“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被列入第四编“人格权法”中。[1]但该“草案”最终被搁置。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信用”或“信用权”能否“入典”、如何“入典”的问题,再次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