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条款解释论——《民法典》第1029条与《电子商务法》第39条之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伟志 李奕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信用风险管理学院 [2]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私法研究》2022年第1期93-113,共21页Private Law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立法研究”(20ZDA05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与信用建设司立项课题“信用立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文义解释:两个信用评价条款的语义重叠性三、体系解释:两个信用评价条款的功能互补性四、目的解释:两个信用评价条款的价值相容性五、结语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民事主体的信用利益保护。在2002年《民法典(草案)》中,“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被列入第四编“人格权法”中。[1]但该“草案”最终被搁置。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信用”或“信用权”能否“入典”、如何“入典”的问题,再次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

关 键 词:文义解释 电子商务法 信用评价 民法典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2.294[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