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器的考古工作与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华烽[1] 秦大树 李含笑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研究室 [2]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出  处:《古代文明辑刊》2022年第1期273-299,共27页Ancient Civilizat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故宫慈宁宫遗址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BKG014);北京大学大成国学基金(项目编号:DC202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琉璃是一种黏土或瓷土作胎,施以黄、绿、蓝、黑、白等一种或多种色釉的低温铅釉器。其胎的烧成温度通常在1000℃左右,釉的烧成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800-880℃之间。①低温铅釉的烧造工艺始于汉代,主要生产造型比较特殊的器物,部分地区生产了两彩的釉陶(图一)。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彩的釉陶开始萌芽,唐代时得到繁荣发展,广泛用于随葬品和一些生活用具。

关 键 词:考古工作 汉代 研究 烧造工艺 琉璃 低温铅釉 

分 类 号:K876.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