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折手法复位术在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德建 

机构地区:[1]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福建仙游351200

出  处:《新疆中医药》2024年第6期28-31,共4页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讨论中医骨折手法复位在桡骨下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计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接受中医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腕关节复位效果、恢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43%)相较于对照组(75.00%)更高,两组之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关节复位效果方面,实验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平均值分别为(18.42±1.37)°、(13.25±0.42)°、(21.69±2.35)cm,对照组为(13.11±2.48)°、(8.97±0.51)°、(17.41±0.82)cm,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实验组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骨痂生成以及患肢负重用时分别为(16.35±2.18)d、(6.78±0.48)周、(8.48±2.02)周、(8.45±2.18)周,对照组为(20.45±3.61)d、(8.07±1.35)周、(12.49±1.25)周、(10.31±0.94)周,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建议采用中医手法复位予以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提高复位效果,并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尺偏角 掌倾角 桡骨高度 

分 类 号:R274.1[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