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畅 刘米利 白慧慧 朱国栋 崔长珍 薛浩博 刘浩楠 李林山 王梓瑜 段义忠[1,2]
机构地区:[1]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2]榆林学院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陕西榆林719000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7期122-127,共6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榆林市2023年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KJZG03);榆林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0501);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3JS067);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XY202181,CXY-2022-56);陕西省2023年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3-JC-QN-0252);榆林道地秦药研究院2024年度开放课题项目(项目编号:YLDQ-2024-03);陕西省人才项目专项(项目编号:2024-RCGC-02);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联合中心(项目编号:2022PTJB0106)。
摘 要:农牧交错区作为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过渡区域,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定榆林及周边区域的农牧交错区作为研究区域,聚焦于长柄扁桃、沙棘、杜松、河北杨、沙地柏、柠条、酸枣等7个建群植物群落,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群落的特征以及各群落不同深度土壤的理化性质。7个植物群落共有植物24科40属42种。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pH和电导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群落的pH和电导率与土壤深度呈正比。其中,长柄扁桃群落、沙地柏群落的有机质含量较低,酸枣群落、河北杨群落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河北杨群落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柠条群落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杜松群落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低,沙棘群落、杜松群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长柄扁桃群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土壤各理化性质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对群落物种数有正向影响。本研究为典型农牧交错区植物群落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典型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