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守祥 沈润雨 Fu Shouxiang;Shen Runyu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浙江湖州313000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5&TZ065)。
摘 要:近年来,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界和业界引起热议,它们通过算法与人类大量交互获取数据并经过技术内化后,在不断学习中实现与人的无障碍类人际交往。生成式AI具有高效率、高信赖度、高私密性等特征,在快速学习中能够不断跨越普通人的能力局限,具有专业性强、输出内容稳定和大容量知识储存等特质。当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技术滥用所带来的社会巨变的系统性担忧,特别是AI科技与人类智识的共存到底属于进步的创造还是欲望权力的延伸,以及AI觉醒的主体意识是否会终结“碳基生命”这类哲学追问。在当今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训练生成式AI作为意见领袖,实现对网络环境的介入、引领甚至构建,在保持开放、充满活力中引导社会舆论生态保持良性,具有较强应用前景。但生成式AI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内在的情感逻辑,在AI生成与发展进程中可能频繁出现不同程度的技术霸权、信息霸权、伦理危机等问题,亟需在今后的AI开发中兼顾人机对齐的双向提升。
关 键 词:生成式AI 哲学机理 意见领袖 伦理陷阱 互联网 人机对齐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