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何以抒情?——延安木刻版画中的“家畜类动物”图像解读  

How Can“Livestock”Be Lyrical:An Interpretation of“Livestock Species”Imagery in Yan-an Woodcut Prin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萍[1,2] Li Ping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文学院 [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5年第2期178-192,共15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卫生运动中的美术实践研究”(编号:2023J05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家畜”为主的动物图像在延安木刻版画中被艺术家广泛征用。一方面,抗战爆发后,在艺术创作环境发生变化、接受主体发生变更,以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指导思想影响下,“家畜类动物”不仅成为延安木刻家深入群众、被群众所接纳的“切入口”,让农民在知识分子面前开口讲话成为可能,也是中共在情感实践过程中实施民主政权、获得群众拥护的一条重要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作为农民生活伙伴的“家畜类动物”在延安版画中逐渐转化为一种美学符号,作为抒情装置融入延安风景中,“牛羊遍地”“六畜兴旺”成为解放区极具代表性的视觉表征。

关 键 词:延安木刻版画 家畜 抒情装置 情感纽带 

分 类 号:J217[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