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温旭 Wen Xu
出 处:《思想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数字意识形态的兴起、风险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3YJC71009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数智化赋能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4ZSS029)阶段成果。
摘 要:在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够根据跨模态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新型的人机交互,其中的特征关联和反馈输出使得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强的发挥,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在算力赋能、数据驱动和算法优化之下,人、机、数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现了交融共创,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帮助学生认清坚定“四个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工具理性具有支配性的数智技术僭越中,可能会产生算力失衡、数据失范和算法失当的新风险。由此,需要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用”和“可为”的边界,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领域,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帮助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关 键 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 内涵式发展 守正创新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