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1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5年第12期17-19,共3页
基 金: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3QNJJSK007)。
摘 要:《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主要代表作。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赛姆勒角色由“暴力受害者”逐步演变为“施暴者”,并最终转变为“反暴力者”的过程。通过分析赛姆勒所处伦理环境的构设、其伦理身份的演变以及其伦理选择的动因,深入挖掘该作品所蕴含的伦理意蕴与价值导向。本文认为,赛姆勒在历史和现实伦理环境的影响下,其信仰和道德感呈现缺失的态势,从而致使他分辨善恶的伦理意识逐渐消失殆尽,因而陷入了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混乱的泥泞中。最终在引路人格鲁纳的指引下,赛姆勒的道德伦理意识得到觉醒和回归,从而实现了反暴力伦理身份的建构。
关 键 词:《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伦理环境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