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阐释与建构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Cul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云志[1] 许嘉诚 Wu Yunzhi;Xu Jiacheng

机构地区:[1]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出  处:《宁夏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4&ZD209)。

摘  要: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从轴心时代开始,历经现代化转型,形成了“榫卯型”文化结构。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中华文化主体性既回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又敞开了现代维度。通过探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从内涵阐释、价值旨趣、实践路径等角度入手,搭建起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框架。深入阐释和分析何为中华文化主体性,为何以及如何建构中华文化主体性,突出强调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推动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认同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文化 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 

分 类 号:G0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