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统计与管理》2025年第3期87-97,共11页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2024NDYB059);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数字技术赋能重庆乡村文化振兴范式构建及实践研究”(2022WL10);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职业院校智慧教学模式研究”(K22YC205039)。
摘 要:文章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其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核密度估计法、马尔科夫链及地理探测器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除重庆和成都外,多数城市处于低水平阶段,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地区间差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川南-川东北的地区间差异值下降幅度最大,成都平原-重庆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核密度曲线呈右移趋势,劳动对象的的曲线中心整体向左移动,且均存在右拖尾现象;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等级转移均发生在相邻类型之间,因此难以实现“跳跃式”转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质生产力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更显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