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程度与CT增强扫描受检者临床基线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茜[1] 黄芬[1] 熊鑫[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30006

出  处:《全科护理》2025年第7期1300-1303,共4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摘  要:目的:探究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程度与CT增强扫描受检者临床基线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9月-2023年8月期间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CT增强扫描受检者48900例,根据其发生对比剂静脉外渗情况分为发生组(30例)与未发生组(2100例),基于受检者临床基线特征分析其对比剂静脉外渗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外渗程度。结果:CT增强扫描受检者48900例中有30例对比剂发生外渗,其对比剂外渗率为0.06%(30/48900);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外渗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各纳入30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95%CI(1.174,17.597),P<0.05]、合并高血糖[95%CI(1.545,26.007),P<0.05]、长期化疗[95%CI(2.508,25.721),P<0.05]、穿刺静脉(前臂掌侧)[95%CI(3.795,46.351),P<0.05]、对比剂流速[95%CI(1.063,11.676),P<0.05]及渗透压[95%CI(1.067,84.981),P<0.05]均是受检者发生对比剂静脉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受检者对比剂静脉外渗程度与受检者年龄、长期化疗、前臂掌侧穿刺、造影剂流速及渗透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2,0.271,0.446,0.463,0.453,均P<0.05),与受检者合并高血糖情况无显著相关性(r=0.046,P=0.756)。结论:检测者的年龄、合并高血糖、化疗时间、穿刺位置、造影剂流速及渗透压均是受检者对比剂静脉外渗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年龄、化疗时间、穿刺位置、对比剂流速及渗透压与对比剂静脉外渗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对伴有上述影响因素的CT增强扫描受检者给予重视,并针对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CT增强扫描受检者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发生。

关 键 词:非离子型碘对比剂 静脉外渗 CT增强扫描 危险因素 相关性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R47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