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mogram模型构建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内固定术中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的模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玲玲 黄荔葵 姚碧钗 

机构地区:[1]莆田市第一医院,351100

出  处:《全科护理》2025年第7期1311-1315,共5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摘  要:目的:通过修正创伤评分(RTS)构建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内固定术中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的Nomogram模型,并分析它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80例行内固定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临床资料及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并采用修正创伤评分RTS评估病人的创伤程度,根据病人的体温值将其分为非低体温组(≥36℃)和低体温组(<36℃),比较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RT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病人发生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0例行内固定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中有34例发生术中低温现象,发生率为18.89%;RTS与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内固定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年龄(≥65岁)、BMI(<18.5 kg/m^(2))、基础体温(<36.5℃)、手术时间、低RTS评分是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内固定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综合保温护理是其保护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得:χ^(2)=4.949,P=0.763>0.05,即联合模型的;联合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95%CI(0.853,0.966)],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87.80%,最大约登指数为0.691,最佳截断值为0.238,即模型区分度良好。结论: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老年粗隆间骨折病人内固定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当RTS<5.15分时可以预警病人发生术中低体温,以此建立的联合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警价值,可为早期临床上医护人员对高风险病人的识别提供帮助。

关 键 词:修正创伤评分 老年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术中低体温 相关性 预测价值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