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38
出 处:《改革与战略》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Reformation & Strate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市圈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格局、机理与效应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4237126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市圈跨界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格局、机理与效应——以南京与合肥都市圈为例”(2208085MD86)。
摘 要: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紧缺与低效利用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存量土地再开发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探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中等发达地区存量土地再开发的现状、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存量土地再开发典型模式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通过“三旧”改造、城市更新等模式,成功盘活了大量低效土地,其经验主要体现在政策创新、规划引领、利益平衡以及多方合作等方面,但政策框架不统一、实施路径边界不清晰、利益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仍亟待解决;中部中等发达地区在存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通过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多元化开发模式、利益协调与公众参与、科技支撑与数字化管理等途径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样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进一步明确规划方向、优化拆迁流程、拓宽融资渠道等。我国各类存量土地再开发模式都着重强调规划的前瞻性、利益协调的公平性与技术支撑的有效性。推进我国存量土地再开发,需做好存量土地的梳理与认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创新再开发模式,推进低效用地整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确保开发有序进行和精准供地;加强再开发主体的利益协调,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