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MICMAC的多式联运协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泰华 孟建军[1] 石坤 刘亚彤 

机构地区:[1]兰州交通大学

出  处:《中国储运》2025年第4期186-187,共2页China Storage & Transport

摘  要:一、多式联运协同能力影响因素ISM-MICMAC模型构建过程传统的ISM模型最早由Warfield提出。ISM-MICMAC则是结合了解释结构建模和交叉影响矩阵乘法的优点并应用于因素筛选排序的技术。这种模型构建过程包括:确定系统因素集、建立知识模型、明确二元关系形成邻接矩阵A、通过布尔矩阵运算法则建立可达矩阵R、计算可达集和前因集,递阶层次划分,生成层次结构图、制定关系矩阵,识别驱动因素并分类集群。对建模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一)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多式联运的协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业,受众多因素影响。经专家咨询后,结合多式联运及协同既往文献,从管理与协同作业、运输过程控制与优化、客户需求等多个角度,共筛选得到22个多式联运物流协同影响因素,并进行编号。见表1。

关 键 词:邻接矩阵 多式联运 协同能力 ISM-MICMAC 

分 类 号:F259.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