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交通可达性评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慧[1] 蒋文静 

机构地区:[1]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储运》2025年第4期191-192,共2页China Storage & Transpor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22YJAZH045)。

摘  要: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我国积极响应,并于2012年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China’s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China-NIAHS)。截至2022年底,已有138项China-NIAHS,遍布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在长期协同发展后形成的“经济-生态-文化”复合系统,蕴含丰富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1]。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一种兼具乡村旅游和文化遗产旅游的“新旅游”形式[2],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所在地的交通情况有着紧密关联。可达性是指从客源地克服各种阻力到达目的地的相对或绝对难易程度,是游客评价旅游目的地交通便利性的重要指标[3]。

关 键 词:文化遗产旅游 技术基因 生物基因 乡村振兴战略 

分 类 号:F592[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F592.7[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