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彦林 Liu Yanl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北京100732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16-26,共11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特殊学科“哲学社会科学评价”(DF2023TS02)。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给当前科研评价体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时期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组织形式、科研生态三个层面的演变,对社会科学科研评价基于新的科研规律优化评价标准与方法,加强跨学科及团队成果评价,引导研究增强人的主体性与现实关怀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理念与时俱进、评价方法提质增效提供了可能,但在意识形态、价值判断、人文关怀等方面应注意人工智能的应用限度,并有效防范模型局限、偏见引入、数据安全等风险。因此,应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科研评价大模型建设,提高科研评价人员知识素养、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责任意识,加强模型开发规范和不当使用追责法律体系建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