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玥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摘 要: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关于数字劳动是否生产剩余价值的争论,反映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同层面的误读,具体表现为:分别从“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租金”的角度界定数字平台的价值来源,不同程度地泛化或窄化了生产劳动的范围。然而,依据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限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与劳动的具体形态无关,也不泛指所有的剥削关系,而是取决于劳动在资本的总循环过程中是否承担生产职能。因此,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对生产劳动范围的修正,分别混同了劳动与抽象劳动、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租金与剩余价值。这些修正是对数字时代生产方式变化的直观反映,同时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经验主义误读。
关 键 词:非物质劳动 数字劳动 租金 生产劳动 劳动价值论
分 类 号:F014.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