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新廷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5年第1期119-132,共14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摘 要:人工智能及其算法的广泛应用,在极大便利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塑造了新型的种族主义,即算法种族主义。作为技术“侵入”种族主义而形成的新形态,算法种族主义这一现象在算法偏见这一新兴概念之下,在过去几年中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与现实案例基础上,文章系统揭示了欧美算法种族主义的表征、影响与趋势。算法种族主义呈现出算法偏差、算法偏见与算法歧视三种表征,维护并固化了系统性种族主义,使欧美国家在算法治理中创造了算法不平等这一新型的种族不平等形式。算法种族主义并非简单的算法与种族主义的结合,背后还有欧美国家资本主义运作过程中的监视性与权力支配关系,并在深层次上暴露出了人、技术与社会环境互构主体性中所充斥的种族不平等、种族压迫及政治代表性危机等问题。欧美国家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探索中通过对算法公平的治理、对算法所计算数据的治理以及基于法律的算法规制来驯服算法,但也有可能在算法的隐匿作用下进一步加剧与恶化算法种族主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