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琳琳 Chen Linli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100872
出 处:《美术研究》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Art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图像视域下的宋代文学阐释与传播研究”[批准号:20CZW015];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北宋艺术批评方法与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3XNA0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爬梳非典型的“东坡诗意画”,考察苏轼诗文入画的多重路径,探析后世画家对苏轼诗歌意象的择选与运用、对其诗意情境的复制与重构,以及对其诗歌典故的诠解与演绎,由此可窥见“东坡诗意”在古代绘画中的呈现与传达,重新检视苏轼之于中国绘画传统的深远影响,亦将有助于拓宽传统诗意画研究的路径与视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