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少飞 Zheng Shaofei
机构地区:[1]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81-91,共11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四川省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层社会法律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SHZLYX23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公权力主体的社会治理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因过于依赖大数据技术为权力滥用埋下了隐患。我国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限制原则在应对这一挑战时,面临权力清单的合法性困境、权力行使边界的模糊性困境以及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困境。其根源在于现行法律制度在实效性、经济性与便利性等维度存在结构性缺陷,导致制度供给难以满足法律实践的可欲性需求。为破解这一困局,需构建三维制度体系:首先,建立“安全”的权力授予制度,强化法律实效性;其次,创设协同共治权力监管制度,提升法律经济性;最后,使用纯粹程序正义的公开程序,保障法律便宜性。通过制度赋能,使法律制度具有更多的可欲性来打破大数据时代公权力的限制困境,让公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