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炳林[1] 段文岗 张静怡 Zheng Binglin;Duan Wengang;Zhang Jingyi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2]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敦煌学辑刊》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21VJXT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敦煌西域研究创新团队”成果。
摘 要:敦煌悬泉汉简中记载牲畜、家禽、鱼类等肉品基本都在市场上出售,其中马肉主要来源是敦煌郡各个驿站饲养的马匹,特别是驿站损耗的死马。牛、骆驼、驴的肉品销售相对较少,因为它们主要是作为耕作或交通工具使用,而不是用于肉食。另外,猪肉出售的相关记载很少,狗肉基本不见售卖,这可能与西汉时期敦煌的饮食习惯有关。至于羊、鸡、鱼等肉类,也是西汉时期敦煌市场常见的肉食,驿站中常用这些肉食招待往来使者。敦煌郡各色肉食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狩猎捕捞所得、专门饲养用于肉食及劳役牲畜死后出售等三种情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