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语境下中国民歌的和声创新与多声表达——以鲍元恺《台湾音画》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毕崧 辛佳营 周宗翰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长春130117

出  处:《当代音乐》2025年第4期117-119,共3页Modern Music

摘  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作曲家如何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运用传统民歌素材,拓展其多声化表达方式。通过对《台湾音画》的剖析,揭示出作曲家在保持民歌“原汁原味”的同时,将西方和声技法有机融入,从而实现传统民歌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之美。本文首先梳理了民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艺术特征,其次通过分析鲍元恺的《台湾音画》,总结其在和声技法上的创新实践,以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下推动中国民歌由单声化向多声化演进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民歌从功能性到艺术性的升华。研究表明,鲍元恺的创作不仅拓展了中国民歌的艺术化表达方式,更在文化传承与技法创新间达成微妙平衡,为当代音乐创作开辟出一条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道路。

关 键 词:和声 民歌改编 《台湾音画》 

分 类 号:J64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