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当代音乐》2025年第4期117-119,共3页Modern Music
摘 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作曲家如何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运用传统民歌素材,拓展其多声化表达方式。通过对《台湾音画》的剖析,揭示出作曲家在保持民歌“原汁原味”的同时,将西方和声技法有机融入,从而实现传统民歌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之美。本文首先梳理了民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艺术特征,其次通过分析鲍元恺的《台湾音画》,总结其在和声技法上的创新实践,以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下推动中国民歌由单声化向多声化演进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民歌从功能性到艺术性的升华。研究表明,鲍元恺的创作不仅拓展了中国民歌的艺术化表达方式,更在文化传承与技法创新间达成微妙平衡,为当代音乐创作开辟出一条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道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