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勇耀 ZHANG Yongyao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7-78,共12页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族融合与文化重建视阈下的金元之际文学演进研究”(23AZW014)。
摘 要:元诗风貌是在修正“金余习”与“宋余习”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过程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金末赵秉文首开崇雅风气,元初经过元好问的“巨手开先”、郝经的导路定调,以及刘因、王恽等元氏后学的创作实践,北方诗坛在修正余习中向成熟的元诗过渡。程钜夫、赵孟兆页、吴澄等人的北上与魏初、张之翰、徐琰、阎复、卢挚等人的南下,使南北诗坛形成广泛深入的交融,也使金末诗风的粗豪、宋末诗风的萎弱之病都得到了有效修正。大德以后,虞集、袁桷等人汇聚京师,融合南北诗风,形成以“雅正”为主体特征的元诗风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