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性的重构思考——以彼得·汉德克《骂观众》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若懿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5年第5期28-30,共3页

摘  要: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戏剧是对现实的有效模仿,即“戏如世界,生活如戏”,这样的戏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戏剧模仿论奠定了传统戏剧观的基础。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许多强调剧场性,弱化戏剧性文本的戏剧,其中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的代表作品《骂观众》(Publikumsbeschimpfung,1966)最为突出,剧场性逐渐取代戏剧性文本成为核心。彼得·汉德克的《骂观众》以“反模仿”“反情节”等激进形式打破“第四堵墙”,将观众纳入戏剧主体,重构了“剧场性”概念。本文从后戏剧剧场理论出发,分析该剧如何通过语言暴力与即时互动颠覆传统观演权力结构,并探讨其“新三一律”对剧场时空逻辑的重塑。

关 键 词:剧场性 彼得汉德克 重构 骂观众 后戏剧剧场 

分 类 号:J80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