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圈层中文物记忆的建构与重塑——以文物拟人短视频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施源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出  处:《采写编》2025年第4期25-27,共3页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实现途径研究”(18ZDA312);故宫博物院开放课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看见文物,发现故事——故宫博物院文化IP内容数字传播研究”;苏州大学“?政基金”项目《国家记忆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再造研究》,项目编号:苏州大学教字〈2024〉43号-2。

摘  要: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后,国内外兴起了一阵呼唤“文物归家”的热潮,在提升国内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一时间,文物拟人成了所有文物短视频的套用模板,但是正如鲍曼所言,在流动的现代性阶段发展进步已经变成了一个持久永恒的挑战,短视频的传播再造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跟上数字时代变迁和大众兴趣转变的步伐。文物记忆的建构与重塑不仅要依靠横向的圈层流动、纵向的内核挖掘,规避“流量至上”“内容过载”等现象的出现,也应当关注技术发展,正确认识AI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关 键 词:重塑 圈层 文物记忆 文化认同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