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建蕊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25年第2期243-258,共16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项目编号:19ZDA24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吴中文言小说编选研究”(项目编号:23ZWB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代学者张新之在阐释《红楼梦》时,创造性地运用了《周易》的哲学体系,形成“以易评红”的批评范式。张新之通过数理推演,揭示了小说回目和日期中的象数隐喻,照应了贾府的盛衰轨迹。他还借助卦爻的演变规律与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剖析人物命名、生辰与命运的关联,展现了《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文化密码。此外,张新之强调儒家道德秩序,通过“防微杜渐”“孝道为本”等维度,将《周易》的伦理观与小说情节结合,强化了《红楼梦》作为“奇传”对儒家正统的呼应。尽管其部分评点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阐释倾向,但拓展了读者认知《红楼梦》的文化哲学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