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5年第1期101-109,M0005,共10页Journal of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侵华战争时期日军日记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YJC77004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日本军事邮件制度作为战争时期特有的邮件传递制度,除了通信功能外,还具有联结中国战场与日本“铳后”的纽带作用。通过对新史料“宫下磐根通信集”的解读,可以看出日本军事邮件选择性地忽略战场的真实,淡化甚至抹杀日军对中国民众施加的暴虐行为,构建出“东洋和平”“皇国圣战”等虚假的战争之相,这与战时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口径相一致。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坚信政府所鼓吹的“圣战”,普通民众也致力于“通信报国”,推进日本“铳后”的战争后援。隶属日本上海派遣军的宫下磐根与其“铳后”后援团体“兄弟会”之间的互动,作为典型,印证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每年数亿件的军邮背后,是日本政府操纵并推动“铳后”民众协助侵略战争,让“战地”和“铳后”形成双向的恶性互动,前者影响了“铳后”民众对战争的认识,后者不断激励、推动前者“奋勇作战”。“战地”“铳后”与日本政府在涉及侵华战争的交错点上形成了“共谋共犯”的命运共同体,推动了日本侵华战争。The Japanese military mail,as a unique wartime letters delivery system,not only had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but also connected the Chinese battlefield with the Japanese rear areas.Japanese military mail sanitized battlefield realities,promoting myths like the“Peace”and the“Holy War”.The Miyashita Iwane Collection exemplifies how mail fostered mutual reinforcement of fake news and myths between soldiers and civilians,sustaining public support for Japan’s aggression in China.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