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西伯利亚形象之变  

On the changes in the image of Siberi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茹欢 PENG Ru-huan

机构地区:[1]长沙工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0

出  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54-59,共6页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西伯利亚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形象颇为丰富,有着完整的演变脉络。早期形象出现在晚清,维新志士用之批驳西伯利亚的流放制度,抒发自己的共和理想。中期形象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游子借以表达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可,又深含领土丢失的民族之痛。晚期形象集中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多是呼吁苏联履行盟友职责,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关 键 词:中国现代文学 苏联 西伯利亚 文学形象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