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乡村论丛》2025年第2期35-44,共10页
基 金: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编号:SYKTZB2020110);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编号:2020YS043);山西农业大学耕读教育重大研究项目“山西农谚研究”(编号:NY202203)。
摘 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架构,其效能生成依赖于主体协同网络、制度协调机制与文化内源性动力的三重互构。在治理现代化转型语境下,主体、制度与文化分别承担着“多中心治理结构的行动单元”“规范供给与约束的刚性框架”“价值共识凝聚的柔性载体”功能角色,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然而,三者在实践中,面临着治理主体互动不足、制度规范效用减弱、文化认同弱化等困境并相互影响,形成了降低治理效能的闭环。基于此,应当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共治、制度间的有效协调以及增强村民文化认同,发挥三者在优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效应,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