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丽[1] 杨勇[1] Zhang Li;Yang Yong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河南郑州450003
出 处:《中医研究》2025年第4期62-65,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2221);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青苗人才项目(豫卫中医函〔2021〕16号)。
摘 要: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传统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寒湿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温和灸(取肾俞和大肠俞穴)和传统针刺(取肾俞、大肠俞和委中穴),1次/d。治疗组采用雷火灸(取气海和关元穴)和传统针刺(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穴)。雷火灸,1次/d;传统针刺同对照组。两组均以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为1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自我效能问卷(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60/60);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33%(59/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HADS评分和ODI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仅疼痛VAS评分和O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E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火灸联合传统针刺可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寒湿证的疼痛程度和日常活动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
分 类 号:R274.34[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