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脊柱转移瘤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项目专家组 尹萌辰 严望军
机构地区:[1]不详 [2]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出 处:《中医正骨》2025年第3期1-4,共4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05145);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CACM-2023-QNRC2-A03);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224Y0165);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项目(2023-062);上海中医药大学“访名校·拜名师”项目(079);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博采合璧”项目(301-2404-01-03)。
摘 要:脊柱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转移部位。脊柱转移瘤可导致脊柱病理性骨折、结构畸形,并引发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压迫,造成患者疼痛、运动功能丧失、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1-2]。中医学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生和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多因气虚运血无力所致[3]。气虚血瘀证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证型之一。但中医传统辨证体系主观性较强,辨证结果难以形成共识。因此,建立统一、客观、可行的辨证诊断标准是推动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参照T/CACM 005—2017《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过程中专家共识形成及其流程的技术规范》[4],基于德尔菲法形成脊柱转移瘤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以期为该病临床辨证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