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角度探究“热入血室”病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文霞 殷鸣[1] 张琦[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5年第5期914-917,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2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3MD74413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C23E074)。

摘  要:“热入血室”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书中关于“热入血室”的条文共有8条,其中4条重复出现。文章基于原条文的论述,并结合后世医家的不同见解,从六经辨证角度对“热入血室”的含义进行探究,并对此病病邪性质以及病位“血室”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指出“热”非专指热邪,“热”是对邪气转归的描述。而疾病病位“血室”也不仅仅是代指胞宫,肝以及冲任二脉,而是指多血之经太阳经,阳明经,厥阴经以及其所统领的包括膀胱,小肠,大肠,胃,肝,心包等脏腑。因此,现代疾病中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相关疾病与“热入血室”相关联,而针刺期门以及小柴胡汤均可广泛运用于相关系统疾病的治疗,这也一定程度上为更多的现代疾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伤寒杂病论 热入血室 六经辨证 小柴胡 期门 

分 类 号:R241.5[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