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龙 安宝洋 DU Long;AN Bao-yang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出 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6-112,157,共8页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基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知农爱农思政课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3JDSZK110)阶段性成果;泰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skx091)。
摘 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被赋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在经济效益的主导下助力乡村振兴值得关注。基于前期文献的梳理,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嵌入乡土社会是确保经营成功的重要手段,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则被视为“嵌入之后”的功能外溢,从而忽视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内生逻辑。鉴于此,通过鲁中地区屈楼村的田野调查发现,从嵌入性到公共性的行动逻辑能够解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融入乡土社会再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非只为逐利而嵌入乡土社会,“嵌入之后”的个体理性跃迁、生活伦理外溢等决定了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公共性。因此,渐进式地培育内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激发其公共性,对助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