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禹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7期10-12,共3页
基 金: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资助(KYCX24_2657);中国矿业大学未来杰出人才助力计划资助(2024WLJCRCZL22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以历史化与当代性为中心”。
摘 要:孕育于民族交往历史过程中的“北疆文化”,对于我国当下发展仍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的小说《巴桑的大海》作为“北疆书写”的生动一例,借由牧歌的音乐特性与艺术技巧在叙事方面开拓出独特的艺术空间,体现为以牧歌性叙事构建成的游牧美学。海勒根那将自幼聆听的草原上的一切乐音应用于小说叙事中,不仅以显在的蒙古族民歌和自然之音书写游牧世界,还将蒙古族长调中的“复调”“变调”“重复”“一唱三叹”“绵延悠长”等音乐元素融于作品,实现了小说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将《巴桑的大海》置于北疆文化建设视域下探讨,着力挖掘作品中呈现的北疆文化元素,探究小说在叙事方面对于牧歌等音乐元素的借鉴与突破,发现其民族书写对于“北疆文化”的诠释与传承,既包含了对于民族发展的关注与反思,也具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