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巴壮壮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岳英灵集》笺注、资料汇编及殷璠诗歌批评研究”(21BZW010)。
摘 要:南宋时期,“文法”的内涵逐渐具象化,文章创作逐渐被纳入有方法可循的理论体系框架内。古文评点范本为文章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字法、句法、章法等技巧,以用于日常的文章训练与技巧积累。时文范本则提供了科场文章的具体写作套式。时文与古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南宋文法体系的基本框架。文法在文章选与评的实践中产生,直接目的是为了指导科举文章的写作。商业出版的繁荣为文法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媒介,塑造了通行文本的基本面貌。南宋文法体系的形成代表了文章学的重要转向,加剧了科举文章写作的程式化、评判标准的单一化,是科举制度逐渐失去活力而走向僵化的产物,也是明清时期八股文法形成的源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