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俯冲带的热结构、流体活动与地震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梅千 王勤[1] 王海波 

机构地区:[1]关键地球物质循环与成矿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4期1044-1078,共35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080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25006、41590623)资助。

摘  要: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大洋俯冲带的地震活动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系统总结了大洋俯冲带数值模拟、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和蛇绿岩的温压轨迹、俯冲板块界面的变形特征、俯冲带地震观测以及含水矿物稳定域的研究进展,探讨大洋俯冲带的热结构与变质、变形和流体活动的相关性.俯冲带热结构不仅控制含水矿物脱水致裂的深度,还影响了俯冲板块界面的力学耦合状态、俯冲洋壳榴辉岩化以及俯冲岩石圈地幔的亚稳态橄榄石相变.含水矿物脱水致裂是俯冲带中源地震的主要机制,暖俯冲带的地震以浅源和中源为主,在80~160km的弧下深度大部分含水矿物已发生脱水反应,深度大于160km地震频率锐减.冷俯冲带的地震在300km以上分布相对连续,含水矿物的脱水深度更深.名义上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相可以将水携带至300km以下,导致地幔过渡带局部富水.流体活动如何诱发慢地震和中深源地震还需更多实验和地震学证据,对蛇绿岩成因和古俯冲带地震的研究将为认识大洋俯冲带的构造演化、深部水循环与地震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关 键 词:大洋俯冲带 热结构 脱水致裂 变质作用 慢地震 深源地震 俯冲板块界面 

分 类 号:P315[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