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孟熙 张铭 蔡鹏[4] 李心男 朱永官[1,2] 肖可青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4]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4期1079-1098,共2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407434)资助。
摘 要:矿物是陆地表层土壤的重要组分,是土壤形成发育和功能发挥的基础.矿物在土壤生态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土壤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矿物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控制着养分元素及有机/无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早期提出的“矿物际”概念着重于强调矿物对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和功能表达的影响.近年来提出的土壤矿物碳泵概念则聚焦于矿物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本文梳理了矿物际的发展历程并扩展了该概念体系,探讨了土壤矿物与微生物、污染物和养分的相互作用,阐述了矿物对有机碳的固存机制.最后展望了矿物际的未来研究重点,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厘清矿物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助力于实现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和达成“双碳”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