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气耦合加剧未来昼夜同步极端高温风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楷文 战映旭 左志燕 步露蕾 常美玉 乔梁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极地海-冰-气系统与天气气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2]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200030 [3]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发实验室,上海20003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4期1306-1319,共1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88101、4217505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1703);上海市科委扬帆专项项目(24YF2738900);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22033)资助。

摘  要:全球白天-夜间复合型热浪频发,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陆气耦合在未来会显著放大纯白天型热浪的强度和频次,但其是否会影响未来白天-夜间复合型热浪的频次和内部结构还不清楚.利用CMIP6数据,本研究表明,陆气耦合作用会导致1995~2099年期间全球大部分地区单次复合型热浪中昼夜同步和独立白天极端高温天数的持续增加和独立夜间极端高温天数的减少.这一内部结构变化在高排放情景下的远期未来(2080~2099年)尤为显著.伴随着不受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的陆气耦合作用通过增加白天地表感热通量和夜间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加热近地表大气,使得更多的非高温天、独立白天和独立夜间极端高温天转化为昼夜同步极端高温天,从而使较短的复合型热浪合并成持续时间更长的复合型热浪.虽然复合型热浪频次减少,但是却带来更大的昼夜同步极端高温天风险.北美中部、南美北部、地中海沿岸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点地区的单次复合型热浪中由陆气耦合导致的昼夜同步极端高温天强度将是历史时期的39倍、101倍、42倍和7倍.而在其他情况下,有限的陆气耦合作用导致了较弱的内部结构变化,这引起了更多的短时间复合型热浪,从而增加了热浪频次.本研究为不减排情景下的极端复合型热浪的防范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昼夜同步极端高温 白天-夜间复合型热浪 陆气耦合 人为排放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分 类 号: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