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胤 Li Yin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字化阐释研究”(23ZXC3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对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理论前提进行反思,是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对生产力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根基。在一般性上,它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置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在特殊性上,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对抗性本质。新质生产力不会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从理论来源和形成实践上看,新质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底色,赋予其明显区别于其他生产力理论的鲜明特色,是理解新质生产力何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前提下的生产力、彰显时代特色的生产力以及绿色生产力的前提。
分 类 号:F124[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