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5年第6期814-818,共5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肾病综合征是一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症的临床症候群,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是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原因之一。该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主要是因为其发生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病可归属为中医“肾劳”“水肿”和“腰痛”。近年来,随着中医专家对此病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病机认识也越发深刻。本文根据中医学“相火”“三焦”及“久病入络”的学说,讨论了相火、三焦及络病理论的内涵及外延,并指出相火不位、肾用受损是致使肾病综合征出现的病理基础;三焦壅塞、湿热内生是肾病综合征的病机核心;络脉瘀阻、息而成积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环节;久病迁延、累及诸脏是肾病综合征的病情转归。文中进一步指出相火不位-肾用失司-三焦气化失司-络脉痹阻-肾体受损层层递进,是肾病综合征发生进展的关键节点。通过这些梳理及分析,能够帮助医生抓住疾病的本质要害,为临床辨治提供思路和捷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