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卫平 Zhang Weiping
机构地区:[1]烟台大学 [2]烟台大学实体与程序交叉研究院
出 处:《清华法学》2025年第2期24-40,共17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202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课题“法律适用统一的民事程序体系研究”(24SFB1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同案同判或类案同判常常被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和要求。在司法政策和制度建构方面,相关决策部门和制度构建者也在试图落实这一原则和要求。但实际上,同案同判或类案同判与我国的成文法体制是不相容的。在成文法体制下,其司法原则和要求应当是依法裁判,而非同案同判或类案类判。同案同判是判例法体制的基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在判例法体制下,具有相应的正当性基础。但在成文法体制下,不具有其存在的体制基础。在成文法体制下,司法公正实现的路径和方法只能是依法裁判,法律适用统一的要求也是在依法裁判之下才能够存在的命题。将同案同判或类案同判作为实现法律适用统一的方法是一种误识,其原因就在于人们未能认识到同案同判与依法裁判所依存的法律体制有所不同。成文法体制的运行机制内在地排斥同案同判;相反,依法裁判也不是判例法体制下的命题。在充分认识到同案同判和依法裁判各自依存的法律体制差异时,法律工作者就应当对已有的司法政策和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再将同案同判作为司法的原则和要求,解除司法政策或制度与同案同判或类案类判的联系,在依法裁判的原则和理念的指导下,完善和规范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引导人们走出同案同判或类案类判的认识误区,将判例纳入法律解释的范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