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鹏宇
出 处:《刑事法判解》2024年第1期28-49,共22页
摘 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自“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呈多发态势。本罪目前存在适用上的困境和治理上的难题。由于网络犯罪的跨地域、虚拟性等特点,本罪在主观明知的认定以及反证证据的审查上面临难题。同时,对于预防必要性的忽视,导致本罪入罪率、实刑率高,入罪容易出罪难等问题。实质刑法追求刑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此,应从实质刑法角度入手,坚持客观主义路径,加强对预防必要性的审查力度,从而畅通本罪的出罪渠道。同时,本罪作为实质预备犯,与掩饰、隐螨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存在本质的不同,因此仍应在坚守共犯从属性的同时,正确界分本罪与他罪,既不能贪图司法“便利”而任意简化证据收集和论证,导致打击不力,也不能草率排除反证证据,致使出罪不能。
关 键 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宽严相济 实质刑法 实质预备犯 预防必要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