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死亡委婉语的体认性阐释  

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Euphemisms for Deat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龙德银 LONG Deyin

机构地区:[1]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项目“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性辞格生成机制研究”(SC21WY025)。

摘  要:汉语死亡委婉语的主要特征是替代性,其实现机制是转喻,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替代性及转喻机制跟语言的体认性密切相关。以体认语言学为研究视角探讨汉语死亡委婉语的体认性,发现汉语死亡委婉语突显了体认的事件依赖性、异质同构性和因果蕴涵性,汉语死亡委婉语依赖于现实中不和谐的事件“去世”,汉语死亡委婉语及其原用语是异质同构陈述,原用语因果蕴涵了汉语死亡委婉语。汉语死亡委婉语背后隐藏了深层次的体认性成因,并为其他非字面义表达的拓展研究提供了理据。

关 键 词:汉语死亡委婉语 体认性 体认语言学 

分 类 号:H1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