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寄荣 Yang Jirong
机构地区:[1]上海海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204
出 处:《理论与评论》2025年第2期37-46,76,共11页Theory and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项目“新时代民族精神的教学转化研究”(19JDSZK103);上海市教育科学课题“数字化转型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参与教育融合路径研究”(C202523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中国的精神建设是中国历史性实践的重大课题。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实践,展现出独特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演进中遵循客观规律,在理论逻辑上生成转化全面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原则。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此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性与时代性、传承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的关系。
分 类 号:D64[政治法律—政治学] D6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