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文勇 韩佳俊 刘洋[1] 郑秀丽 王致磊 赵继福[2] 马翮[2] 马彦[3] 韩冬[1]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2]长春市中医院,长春130022 [3]吉林省人民医院,长春130021
出 处:《人参研究》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Ginseng Research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DZJ202401096ZYTS,20210204003YY);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0199014,S202310199012);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项目(2021LC054)。
摘 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芦根增免汤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ne Card、OMIM数据库收集“Immunosuppression”的相关靶点,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芦根增免汤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信息。将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相关靶点与芦根增免汤活性成分的靶点取交集,即为芦根增免汤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潜在靶点。通过Cystoscape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目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对结果进行拓扑分析,提取核心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芦根增免汤活性成分54个,对应靶点177个,疾病靶点1268个,共有靶点100个,经过蛋白互作及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13个,核心靶点涉及542个基因功能条目和102条通路。结论芦根增免汤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特点,芦根增免汤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AKT1、TP53、TNF、IL-6等蛋白的表达,实现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