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大顺 Guo Dashun
机构地区:[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 处:《北方文物》2025年第2期109-112,共4页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摘 要:一、小南山与中华文明的起步1991年,饶河小南山发掘了一座高踞于山冈顶部,随葬数十件玉器的墓葬。当时,就有学者认为,墓葬年代应当早于红山,并据此所反映的社会分化为依据,提出“渔猎社会也能孕育古代文明”的观点①。从当年发表的资料看,小南山出土有玉匕形器和玉玦的组合,这一组合在早于红山文化的查海和兴隆洼遗址也有发现,所以,近年小南山出土玉器的第二期测年到距今约8000—9000年,我认为是可信的。之前,我在辽宁省博物馆看到过小南山出土的玉器,但比较少。这次来到黑龙江看到了近几年发掘的玉器,是一个个墓的共存和组合关系,已经成系统了,而且它的用料和线切割、磨制技术,以及分类、规整的造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文化含量已较高的玉玦的出土数量多,有的个体达10厘米,也比我原来想象的尺寸要大。苏秉琦先生认为,在五千多年文明起源阶段之前,有一个“万年文明起步”阶段,现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将这一阶段,也就是前仰韶时代列为工作重点,西边有甘肃秦安大地湾,华北平原有河北磁山、河南有属于淮河上游的裴李岗、贾湖,江汉地区有湖北城背溪、高庙,江浙一带在上山发现有稻作和彩陶。小南山作为“中华玉文化的摇篮”,应该是这一阶段较为突出的一支。
关 键 词:兴隆洼遗址 考古发掘 渔猎文明 社会分化 磨制技术
分 类 号:K876.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