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冬霞[1,2]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2]西南大学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重庆400715
出 处:《思想教育研究》2025年第3期99-106,共8页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中特理论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24ZTZD07);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思政专项“场景化传播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SKSZ006)阶段成果。
摘 要:数字时代,场景化叙事的在场、沉浸、交互、建构等内在特质决定了其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传播媒介的场景化变革也加速了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场景化转向。主流意识形态场景化叙事通过“场景—隐喻“”沉浸—激活“”交互—共情“”建构—认同”的作用机理,发挥着助益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内容的全景式渗透、叙事主体的具身式沉浸、叙事价值的精准式抵达和叙事效果的内在式提升等突出效能,同时也存在资本逻辑遮蔽场景化叙事主旨、过度沉浸扰乱场景化叙事秩序、情感异化侵蚀场景化叙事价值、偏好原则消解场景化叙事效果等困境。为此,应当从锚定叙事核心指向、提升主体素养、强化共情体验和完善制度供给等方面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场景化叙事的实效。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